定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定州市生態農業建設實施方案
(試行)》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城區街道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
《定州市生態農業建設實施方案(試行)》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抓好貫徹落實。
定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1月2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定州市生態農業建設實施方案
(試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農業綠色生產,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結合我市農業生產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三農”決策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主基調,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設生態農業示范市為抓手,推行農業綠色生產,加快向農業強市轉變。
二、任務目標
(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以“穩產保供”和“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到2025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5萬畝,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15億斤,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同步發展高效節水灌溉,不斷加快糧食生產經營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糧食安全生產、儲備體系和應急供應一體化建設不斷加強,持續筑牢“冀中大糧倉”。
(二)特色優勢產業實現集聚發展。立足于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打造農業特色產業集群,全面提升農業產業效益和競爭力。到2025年,重點打造奶業、生豬、肉羊、糧食、中藥材、特菜6大特色產業集群;韭菜、辣椒、蒜黃三大辛辣蔬菜核心區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爭創全省第一;乳業及乳制品加工業產值達到50億元,肉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產值達到30億元,面粉加工業產值達到10億元,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形成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引領三產融合發展。
(三)農業轉型升級達到全新高度。科技支撐能力全面加強,生態農業獲得快速發展,綠色生產方式全面轉型,重點農業產業全鏈條延伸,特色產業優勢明顯。到2025年,農作物、畜禽良種及標準化栽培技術推廣率達100%,農牧裝備水平得以明顯提升,規模化、集約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顯著提高,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加速轉型,全域實現生態生產;農產品加工、物流快速發展,農產品品牌體系基本建立,農業全產業鏈實現系統開發和全面轉型,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優先把永久基本農田改造成高標準農田,政策向全市糧食生產重點鄉鎮(街道)及糧食種植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傾斜;實施土壤改良工程。通過對項目區肥力較低的耕地施用有機肥,有機肥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形成腐殖質,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促進團粒結構形成,從而使孔度增加,透水性增強,可加速養分分解,促進遲效養分轉化,提高土壤養分的有效性;發展灌溉排水和節水設施。大力推廣高效節水技術,通過鋪設輸水管道、應用微灌等節水工程,減少地下水開采,節約水資源;修建田間機耕道路。對道路整修、翻新、改造,拆除破損瀝青、水泥路、磚路,建成高標準的農田道路;種植農田防護林。根據方田規劃和機耕路數量、走向確定植樹數量和林帶走向,達到防風固沙作用,做到林相整齊,結構合理。到2025年,計劃投資1.05億元,重點對東留春鄉、西城鄉、明月店鎮、邢邑鎮、清風店鎮、叮嚀店鎮、龐村鎮、高蓬鎮、李親顧鎮等8個鄉鎮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7萬畝,推進糧食生產能力明顯提升。(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二)嚴格化學投入品監管
1. 加強對農藥、種子、肥料重要農業生產資料監管,加強對全市農資生產經營領域和門店排查。加強農藥監管,檢查農藥生產經營門店經營資質,嚴厲打擊違法銷售禁用農藥、假冒偽劣農藥、標簽不合格農藥行為,查處不按規定銷售使用限制使用農藥產品的行為,對農藥進銷臺賬記錄情況進行檢查;加強肥料監管,凈化肥料市場,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肥,重點檢查肥料登記證、標簽、說明書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加強種子監管,檢查生產經營主體備案登記、標簽和使用說明、二維碼、銷售臺賬、外包裝等情況。
2. 加強對獸藥的市場監管。實施“檢打聯動”,嚴禁獸藥生產經營企業制售促生長類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隱性添加禁用成分或其他成分的假獸藥;強化假獸用疫苗排查,嚴禁養殖企業非法生產、使用“自家苗”、非洲豬瘟假疫苗;強化獸藥網絡銷售平臺監督,嚴厲打擊通過互聯網違法銷售假劣獸藥行為。
3. 加強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管理。督導農藥生產者、經營者按照“誰生產、經營,誰回收”的原則,履行相應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義務;指導農藥經營者在其經營場所設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動員各方力量積極參與,高度重視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增強農藥廢棄物回收處置工作,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有效推進農業綠色生產。(牽頭單位: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市科學技術局)
(三)推進高效生態種植
1. 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2023—2025年,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75萬畝,糧食生產能力穩定在15億斤。以磚路鎮、清風店鎮、留早鎮、明月店鎮、周村鎮、叮嚀店鎮、號頭莊鄉、東留春鄉、李親顧鎮、子位鎮、西城鄉、邢邑鎮、龐村鎮、開元鎮、長安辦、高蓬鎮、息冢鎮等17個鄉鎮為重點發展區域,大力推廣節水型小麥品種,到2025年實現節水品種覆蓋率80%以上。
2. 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經濟作物。以蔬菜規模園區為重點,實施農業生產“三品一標”提升行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示范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發展特色高端設施農業,推廣設施果蔬標準化建造、輕簡化栽培、集約化育苗等技術,提升果蔬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積極推廣優質特色蔬菜品種,合理安排茬口,根據目標上市時間,科學確定育苗、定植時間,根據目標市場要求,適時采收,采后包裝處理規范,有明確的產品品牌標識和統一產品包裝,明確分級采收標準。規范田間操作管理,全過程農事操作和化肥、農藥等投入品使用檔案記錄完整、無誤,基地生產的農產品納入省級農產品質量追溯監管平臺管理,落實“合格證+檢測+追溯”模式。
3. 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以省市級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為重點,以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在選用節水抗病蟲品種的基礎上,突出播前藥劑拌種措施的落實,在病蟲害防控時,綜合采用農業防治、理化誘控、生物防治、生態控制和科學用藥等技術措施,集成全程綠色防控技術模式。利用害蟲的趨光等特性安裝太陽能殺蟲燈誘殺害蟲,優先選用生物農藥、天敵、微生物制劑進行病蟲害防控,重點推廣非化學防治措施,減少化學農藥用量。開展小麥“一噴三防”、玉米“一控雙提”技術,同時發動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積極參與,采用“五統一”,即統一防控、統一決策、統一配供、統一施藥、統一收費,提高病蟲害防治效率,減少農藥投入成本,減少農藥包裝廢棄物的產生,提高回收率,解決制約我市小麥、玉米產量和品質的穗蟲、穗病難題,實現提高產量,提升品質的效果。
4. 全域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以省市級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為重點,開展取土化驗、農戶調查等公益性、基礎性工作。對土壤樣品有機質、氮、磷、鉀進行分析化驗,建立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強化化驗數據整理分析應用,制定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施肥配方,提出科學施肥意見通過施肥建議欄、測土配方信息查詢平臺APP服務廣大農戶;集成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指導新型經營主體、種植大戶采用“精、調、改、替、保”技術路徑,通過集成農機農藝化肥減量措施,減少化肥用量,提高科學施肥技術覆蓋率。一是精準限量施肥,持續做好測土配方施肥,重點在設施蔬菜、果樹等園藝經濟作物上實現突破,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6%。二是調整肥料結構,應用優質、高效、環境友好型肥料,推廣緩控釋肥料、水溶肥料、液體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調理劑等高效新型肥料。三是改變施肥方式,因地制宜結合滴灌、噴灌、微噴灌等不同形式的灌溉推廣施肥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水肥一體化、肥料深施、種肥同播、分層施肥等機械施肥技術。四是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充分利用畜禽糞污等有機養分資源進行還田,用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五是實行保護性輪作,減少周年肥料投入。通過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逐步實現機械施肥標準化、配方施肥個性化、統供統施專業化、灌溉施肥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多元化。<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有關鄉鎮(街道)>
(四)推進高效生態養殖
1. 推進生態高效養殖。以創建部級、省級示范場為抓手,帶動全市畜牧業向綠色、生態、健康方向發展。加強養殖環節飼養管理,制定各個環節的管理規范,加大投入品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監管力度,保障獸藥投入品使用安全,對農牧養殖設施設備裝備加大科研投入,對先進技術加大推廣實施力度,因地制宜推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模式,促進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逐年提高。2023年,創建部級示范場1家、省級示范場2家,復檢到期的示范場1家;2024年,創建部級示范場1家、省級示范場2家,復檢到期的部級示范場1家、省級示范場2家;2025年,創建部級示范場1家、省級示范場兩家,復檢到期的部級示范場1家、省級示范場2家。
2. 強化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按照河北省主要動物疫病免疫計劃,扎實開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小反芻獸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工作,確保應免畜禽免疫密度達到100%,免疫抗體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每季度對重點養殖場進行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監測,提出動物疫病預警。加強技術指導,做好畜禽常見多發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監測和防治。根據不同流行情況制定適宜的免疫程序,提高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3. 強化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堅持“人病獸防、關口前移”,加強牛羊布病等重點人畜共患病防控,統籌抓好結核病、狂犬病、炭疽等防控。一是開展強制免疫。對牛羊進行布病強制免疫,雨季來臨前對炭疽老疫點實施集中免疫月活動。二是加強疫病監測。全市奶牛年內至少開展一次布病、結核病檢測,對肉牛布病、結核病和羊布病實施抽檢。三是加強宣傳培訓。組織舉辦全市布病、炭疽等重點人畜共患病宣傳月活動。四是檢疫監管。嚴格限制活畜從布病高風險區向低風險區移動。五是應急處置。對布病、結核病等陽性牲畜全部撲殺并無害化處理,做好炭疽等重點人畜共患病突發疫情處置工作。<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鄉鎮(街道)>
(五)打造全產業鏈特色產業
1. 高端乳品產業。以提質增效為核心,突出我市奶牛養殖規模化和標準化水平高、加工能力強的優勢,打造高端引領、品類豐富乳制品產業鏈條。做大做強乳制品加工龍頭企業,助力定州伊利乳業有限公司提升乳制品加工能力;依托定州伊利乳業發揮好龍頭引領示范作用,帶動河北首農、河北乾吉源牧業等奶牛養殖重點企業提升,建設現代化的奶牛智能牧場,提高全市奶牛養殖現代化、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力爭全市乳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鄉鎮(街道)>
2. 高端肉食品加工。圍繞定州特色肉食品定州燜子、手掰腸、熏肉、驢肉等傳統美食,以營養健康為導向,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創新產品形式、提升產品品質,集合知名企業,打造定州特色肉食品,構建強勢品牌培育市級平臺,開展品牌推介。依托定州畜禽養殖優勢,在食品工業園二期建設以河北定農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火來順清真肉食有限公司、河北秋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食品加工企業為核心,年產能達20噸的真空肉食品工業園。定州福源食品有限公司實現“養殖+屠宰+銷售”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到2025年,屠宰、肉食品加工園區年產值達30億元以上。<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鄉鎮(街道)>
3. 高端糧油加工。充分發揮我市種植資源稟賦,以志成面業、旺雪面業、清雪面業、東裕食品、幸福鳥食品等8家省級龍頭小麥加工重點企業為依托,生產優勢強筋面、麥片、營養保健糊、原麥面包等系列面食產品和中央廚房產品。到2025年,全市年加工能力達28萬噸以上,小麥深加工產業年產值達10億元。<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鄉鎮(街道)>
4. 高端羊肉加工。在磚路鎮建設集有機飼料種植、繁育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生物研發、副產品提取及相關配套產業為一體的羊產業集群。培育“抬頭羊”“火來順”“翱羊生物”等產品品牌。通過實施肉羊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提高養殖效率,發揮養殖示范區的帶頭作用,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養殖業,全面提高養殖業生產的產業化水平。到2025年肉羊產業產值達到25億元。(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磚路鎮)
5. 白鵝全產業鏈。在邢邑鎮建設以鵝養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鵝貨食品、休閑食品及預制菜、電商銷售為一體的鵝產業強鎮,打造定州白鵝區域公用品牌。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統一供鵝苗、統一供飼料、統一防疫程序、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回收五統一”經營模式,全程控制產品質量,實現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到2025年鵝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0億元。(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邢邑鎮)
6. 精品特色菜加工。搶抓我市辛辣蔬菜被列為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的機遇,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重點發展韭菜、蒜黃、辣椒3大辛辣蔬菜,依托定州市丁綠農產品銷售專業合作社、定州市鑫久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河北康樂美辣椒制品有限公司、定州市京誠果蔬專業合作社等發展脫水蔬菜加工、辣椒加工、醬料加工;依托定州市鮮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蔬菜鮮切加工,面向海底撈、壹撈等全國知名快餐連鎖店發展訂單配送生產。到2025年蔬菜加工產值達到4億元。<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鄉鎮(街道)>
7. 打造富硒農產品產業園。基于我市優勢富硒黑小麥、五彩小麥,建設萬畝富硒綠色小麥種植基地和功能性富硒食品產業園,針對糖尿病患者及減肥瘦身人士,開發系列功能性富硒特色食品及五彩食品,打造中央廚房重點龍頭企業,建設國家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培育定州黑小麥區域公用品牌。到2025年黑小麥加工產值達到1億元。(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東留春鄉)
(六)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1. 加快農作物秸稈綜合化利用。結合實施中央農機購置補貼項目,大力引進、示范、推廣新型農機具,提升農作物秸稈還田質量,實施農作物秸稈肥料化;結合實施“糧改飼”項目和小麥秸稈打捆技術,推進農作物秸稈飼料化;;結合規模化生物天然氣項目建設實現農作物秸稈能源化;結合零散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建設,實現農作物秸稈肥料化,,讓農作物秸稈全部實現變廢為寶。
2. 推進畜禽糞污無害化利用。全市規模以上養殖場全部實現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引導小型養殖場開展無害化處理。依托中倉化肥、通達田園有機肥有限公司等大型有機肥生產企業,對畜禽糞污進行回收加工處理,生產高端有機肥,進一步提升畜禽糞污的綜合治理能力。
3. 推動零散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建設。以秸稈能源化、飼料、肥料化為主要利用途徑,保持秸稈綜合利率鞏固在98%以上。重點在全市已有基礎的長安辦等14個鄉鎮,開展零散秸稈綜合利用試點建設,每個鄉鎮至少能產生1000—3000噸有機肥,每年可增施有機肥4萬多噸,顯著增加示范點有機肥投入。設零散秸稈利用主體時,優先選擇生態農業示范點,有效推動示范點產生的可降解固廢資源化利用,達到清潔田園的目標。
4. 加強農膜管理。大力推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2萬畝以上,全市地膜回收率達84%以上;2025年推廣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累計達4萬畝以上,全市地膜回收率達85%以上。<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有關鄉鎮(街道)>
(七)培育現代生產經營體系
推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生態農業。鼓勵采用綠色防控、生態養殖、資源循環利用等新模式增強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深入開展生態農業示范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創建活動。到2025年,每個鄉鎮(街道)至少打造一個生態農業示范新型經營主體,全市新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家以上,新創建省市級以上示范合作社及家庭農場30家。扎實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程,每年培育高素質農民300人。大力推進聯合合作,鼓勵同行業、同區域、同產業鏈的合作社組建生態發展聯合社,推動合作社之間、合作社與家庭農場等各類經營主體多元融合發展,實現優勢互補,構建利益共同體,培育一批產業競爭力強、區域知名度高的生態農業聯合社。<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社、各鄉鎮(街道)>
(八)加快發展智慧農業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推進農業物聯網應用步伐,籌建市級農業農村數據中心,提升我市智慧農業發展水平。以東留春鄉北邵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黑小麥種植基地和定州市農博種植公司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為重點,建設兩家省級智慧農業示范應用基地。建立微型氣象觀測站,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智能化管理,提升種植基地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以定州市鑫久農機服務公司、定州市宏偉農機合作社、定州市禾興農機合作社等3家農機服務組織為重點,加快示范推廣無人駕駛農機、植保無人機等智慧農機應用,加快北斗導航系統在農機作業生產環節應用,實現耕種管收智能化管理。謀劃建設萬畝智慧農場,提升現代農機作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籌備謀劃建設定州市農業農村數據中心,健全隊伍,做好農業農村數據的采集、梳理,建立數據庫,實現與河北省農業農村廳和市大數據中心對接,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全面提升農業生產信息化水平。<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有關鄉鎮(街道)>
(九)加強農產品質量監測
發揮好定州市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的作用,對全市農業種植基地、養殖場(戶)、屠宰加工企業、超市、集貿市場等開展監測工作,以農產品農藥殘留、畜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為重點,采取定期抽檢和專項監測相結合、隨機抽檢和地毯式監測相結合的方式,尤其在重大節假日、季節蔬菜高峰期、畜禽及畜產品交易高峰期,加大檢測力度,進一步延伸檢測區域、擴大檢測范圍,提高檢測頻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的檢測方法,重點對糧食、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及重金屬含量、畜禽產品中的瘦肉精等40項指標進行檢測,做到全市農產品監測全覆蓋,嚴防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保證老百姓吃上安全放心的農產品,更好地促進生態農業發展,檢測參數合格率達到98%以上。(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十)打造定州農業品牌
加快推進定州農業品牌建設工程,不斷提升市級品牌農產品影響力,積極爭創省級品牌。大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增加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總量。加強與各級媒體合作,對我市品牌農產品進行深入宣傳和報道,不斷提升社會影響力。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等各部門要加強協作,利用各行業組織的展銷會、名優特產品展、科技成果展等,宣傳推介“李夫人”水蜜桃、“黃家”葡萄、“抬頭羊”羊肉、“邵麥香”黑小麥、“廉頗臺”雞蛋、“冀晉緣”陳醋等品牌農產品。加強與京東、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合作,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推薦“谷糧鳳”“廉頗臺”“抬頭羊”等3個市級品牌創建省級品牌;推薦定州羔羊肉、定州白鵝創建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推進定州農業品牌提檔升級。(牽頭部門:市農業農村局;責任部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科學技術局、市商務局、市供銷社、市融媒體中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定州市生態農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及25個鄉鎮(街道)行政正職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明確工作職責,強化協調聯動,定期召開調度會議,形成齊抓共管,同向發力的濃厚氛圍,全力推進全市生態農業建設。
(二)加強項目支持。對全市涉農項目進行統籌整合,集中打包使用。整合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中央農機購置補貼、一噴三防、糧油綠色高產創建、奶業振興、生豬調出大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中央廚房、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智慧農業等惠農項目,優先向生態農業示范基地和重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提升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力,壯大特色產業,提升農業高質量發展水平。
(三)加強科技支撐。持續加強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農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河北農大等科研院所和專家團隊的深度合作,以20家市院合作基地為依托,圍繞糧油果菜新品種及配套技術示范推廣,耕地保護性免耕,病蟲害綠色防控,畜禽標準化養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數字農業等方面,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進一步提升生態農業科技應用水平,實現農業增效,農戶增收。
(四)加強宣傳引導。加強與中央、省、市級媒體部門合作,通過開辟專欄,利用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積極宣傳報道發展生態農業的典型經驗和做法,教育引導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農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同時,利用媒體和網絡曝光一批負面典型,在全社會營造發展生態農業,生產優質、放心綠色農產品的濃厚氛圍。
(五)加強督導考核。市政府辦督查室根據時間節點,定期深入到各部門進行督導,檢查工作臺賬,現場實地走訪,對工作推進遲緩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列為年終考核減分項。對生態農業建設高度重視,措施有力,建設成效明顯的鄉鎮(街道),再安排下一年度項目時,重點給予傾斜。